“現在生意不景氣,但是生活整體還過得去?!?/p>
“不干這個,還能干什么呢?”
“養家糊口而已?!?/p>
這些話,相信汽配商家們深有共鳴,以前生意很好的汽配城怎么就變得不好了呢?
01、汽配城里的生意
相信不少人生活在農村或在農村長大的孩子,多多少少都有“趕集”的經歷。那里聚集著大量的商販,有賣菜的、賣佐料的、賣雞鴨魚肉的等等;在集市里充滿了你想要的所有東西,列好清單一次性就可以滿足需求,不用東奔西跑,省時省力,關鍵還省錢。
比如你今天想買2斤豬肉,同樣的豬肉一家賣10塊錢/斤,另外一家賣8塊錢/斤,那你會怎么選擇?我想在沒有特殊情況下,所有人都會選擇8塊錢/斤的這家,因為品質相同,價格實惠,還不需要多付出成本,當然是越劃算越好。
其實趕集行為與汽配城類似,所有汽配商家入駐汽配城,形成一個交易場所,周邊修理廠想要采購配件都要到汽配城。那時候的汽配城如日中天,因為可以帶來流量,房租費也非常高。
在這個階段,汽配城的生意屬于集市生意。
只是,集市的功能在失效。
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,帶動了汽車配件行業高增長,大量配件商入場。隨著入駐汽配商越來越多,汽配城租金水漲船高,汽配城也變成十分賺錢的生意,從此汽配行業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。俗話說盛極而衰,汽配商的劇增也為日后的蕭條埋下了伏筆——同質化越來越嚴重,汽配商家的競爭策略開始多樣化,主要有以下表現。
1、降價。在同質化競爭中,降價是最快最有效的辦法,但是不可持續。因為你降別人也降,最后都沒有利潤;可是也沒辦法,該降還是得降,但是不能一直降,畢竟虧錢的生意沒法持久。
2、熟人交易。熟人交易是增加收入的很好途徑,因為熟人的訂單穩定,同時建立起來的關系更牢靠,競爭對手還不好輕易挖走,汽配商家開始打造自己的朋友圈,和客戶稱兄道弟。
3、增加賬期。給客戶增加賬期是目前行業里最常見的方法,如今已經屬于行業規則;如果你不給客戶賬期,基本上生意就沒辦法做了;修理廠與司機結算也有賬期,司機與貨運方結算也有賬期……這事從源頭開始壞,實屬沒有辦法。賬期的長短已經成了修理廠選擇的關鍵要素。
4、截流。截流也就是攔截用戶,把本來流向你的用戶攔截過來。具體怎么操作也很簡單,八個字“主動推銷,送貨上門”。通過這種增值服務,直接把貨送到修理廠,幫后者節省了更多時間,從而增加競爭力。
長此以往,也就造成了目前行業現狀:
1、利潤越來越??;
2、經營時間越久生意更好,更穩定;
3、目前賬期最短在一個月左右;
4、上門送貨、推銷更是常態;
如果說曾經的汽配生意是依靠汽配城聚集商家,引入流量,那么現在的汽配生意是商家在區域內各自為戰,挖取流量。
02、汽配城外的生意
如果說汽配城流量減少是因為配件商外溢,流量被截取,將戰火從汽配城引到修理廠,那么互聯網的普及才是促成這一現象的關鍵。
我們在上文提到汽配城最初的形態是“集市”邏輯,既然是集市就要為商戶帶來客戶,但現在我們在汽配城很少見到客戶,說明這一效用已經消失。
客戶以一種新的方式出現,這種方式叫做“信息”,通過一條信息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,那么誰還會親自跑一趟呢?
因此汽配城不再是“集市”,而是以“倉庫”邏輯出現。但倉庫對于商家的價值嚴重縮水,可替代性就非常強了;隨便找個倉庫都可以滿足需要,而且價格更低。所以搬離汽配城就成了配件商的自救。
汽配城不再是集市,汽配商的門店就失去了“店”的價值,很少有人到店交易,汽配商也不能像以前坐在家里等生意;商品的陳列也不再是產品展示行為,而是作為產品分類放置的區域,這一切的改變底層邏輯是什么?
03、信息閉塞的打通
從表象上看來是汽配城失去了“集市”功能,造成汽配商“店”的消失;實際上是因為“店”的消失,才造成了汽配城“集市”的失效,主要原因如下。
一、信息流通加速
曾經修理廠想要選購配件,需要前往配件城尋找對應的商家;主要是因為信息閉塞,產品質量、品牌、價格等信息無法進行評估和判斷,拿著貨比貨更放心。如今信息更加透明高效,線上就可以完成貨比三家。
二、“店”的功能消失
1、信用功能。中國有句老話講“跑得了和尚,跑不了廟”。主要是因為早期信用體系不成熟,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基礎不牢靠,有店就代表著有成本投入,商家就有信用支撐。如今,有線上平臺做供應鏈背書,信用問題解決了。
2、交易功能。曾經現金交易是主流,熟人才能建立賬期,因此現金交易就代表著現場交易;如今轉賬功能可以實現在線交易,不再依靠現金,交易效率更高。
3、物流功能。以前是自己開車拉貨,如今送貨上門。
當所有信息不再閉塞,店的功能也逐漸消失,客戶將不再前往汽配城,汽配城的集市效用就消失了。目前我們能看到一些汽配城里還有一些商戶,這些商戶多數扮演著倉庫管理員的角色:有固定客戶,可以定期送貨,只要和倉庫成本差不多,多個“店”也沒什么不好的。
04、走出去就能自救嗎?
回到市場的核心,我們發現不論什么邏輯,我們關注的更多是流量在哪里,我們應該怎么去追逐流量。曾經產品為王時代,是流量追著我們跑,汽配城很容易匯集流量,我們的生意也很好做。
如今我們開始反向追逐流量,汽配城帶不來流量,我們就撤離汽配城;一直追著流量跑,哪里有流量我們到哪里。
追逐流量本身沒有問題,但是建議大家在追逐流量之前,思考幾個問題:
1、我追逐流量的目的是什么?除此以外我是否還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?
2、我和其他商家有什么不一樣?為什么修理廠選擇我,而不是選擇他?
3、我到底是在追流量還是追客戶,我的客戶是誰?
4、如果有一天我不再追逐流量,什么可以讓我生存下去?
最后的話
與其說配件商是被困在汽配城里,不如說是配件商被困在了自己固有思維里,假裝看不到外界變化,聽不到外界聲音。其實這個世界每天都在變化,不變的只是自己。
最后,勸大家找時間去“趕個集”,追憶下生意的本質。